长葛一品兴 —— cctv10cctv7 重点推荐企业

27年专注 —— 中国传统面食智能设备研发制造专家

首页 公司新闻

长葛人王朝民爱搞发明,如今拥有30多项专利,曾被中央电视台报道

2016-08-29 09:13:48 

长葛人王朝民爱搞发明,如今拥有30多项专利,曾被中央电视台报道


烩面机、烙馍机,给传统面食“加速度”


811日,《许昌晨报》对长葛一品兴王朝民的发明进行了报道。如图,王朝民在自己发明的烩面机前查看。


王朝民检查烩面机jpg

在长葛市,有这样一位发明达人:高中毕业的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,醉心于应用技术发明。他主攻传统面食设备的研发,成功发明了烩面机和烙馍机,获得国家专利,销往全国各地。多年来,他获得30多项专利,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。他叫王朝民,今年52岁。

人生低谷,妻子一句话开启他发明烩面机之路

“我的老家在长葛市坡胡镇,那里的人做生意意识十分强!811日,在位于长葛市九鼎美达物流园内的一间办公室里,52岁的王朝民对记者说。


如果内心没有对干事创业的强烈愿望,或许如今王朝民的人生和很多农民一样,围绕土地打转转。1983年,高中毕业的他开始到县城打工。“我很快感觉打工没有出路,想自己干点儿事。但真正想干点儿事的时候,我却发现真的很难!”王朝民回忆说,最初,看到长葛有企业在做金刚石生意,他就尝试发明了金刚石磨具烧结成形设备。后来,为了更好地搞新产品研发,他成立了长葛市应用技术研究所。


“我的发明,点子都来源于生活。”王朝民说,20世纪90年代,农村已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,但由于技术不够成熟,导致麦粒中混有大量碎秸秆等杂物,复脱、清选都很麻烦。“如果研制一种带复脱、清选的装置,就能提高收割机的作业性能,大大节省人力、物力,而且减少粮食浪费!”这样一种想法开始在王朝民的脑海里“旋转”。


说干就干,爱动脑筋的王朝民用两年的时间研制成功这套装置,并进行了试验。“这套设备在实践中的效果很好,农民也很欢迎。但有了收割机,收麦速度快,几天时间就忙完了,总感觉作用还没发挥出来。”王朝民说,在与市场对接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,农业机械设备投资高,回本周期长。为了这项发明,两年来他几乎将家底掏光,而且欠下近20万元的债务,实在耗不起。

王朝民觉得自己必须换一个新项目。他苦苦思索,试图寻找另一条路径重新创业。1996年的一天,妻子胡书玲对他说:“烩面馆里师傅做烩面很辛苦,冬天也累得满头是汗。要是咱能发明一台自动烩面机就好了。”


正是妻子的这番话,让王朝民以后的人生与烩面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
历时三年烩面机诞生,卖不出去转卖烩面坯

河南是粮食主产区,北方人都爱吃面。王朝民四处打听,发现市场上根本没有烩面机,这是空白。“如果烩面机能进入千家万户,这将是多么巨大的一个市场呀。”王朝民感觉很兴奋,他认为这是个创业的好项目。


“那段时间是我人生的低谷,手里没钱,还欠着债务!当我真正开始做烩面机的时候,不光亲戚朋友,就连妻子也开始反对!”王朝民说,可自己坚定地认为未来这个市场前景很广阔,值得放手一搏。由于不懂制作方法,他先后去北京、郑州等地的图书馆查阅资料,却没有烩面机的任何资料。在郑州粮院,有人向他推荐了有关方便面制作工艺、面条机等的书籍,让他参考一下。


“由于市场上没有烩面机,所以做起来很难。如何和面等都需要在实践中反复尝试!”王朝民说,就这样历经3年时间,1999年年底,第一台烩面机终于做成了。


DHJ-500型高效自动烩面机600图

“当时,这台设备的功能很全,我申请了国家专利。想着马上就能靠烩面机赚钱,我非常高兴!”可是,市场并没有让他真正高兴起来。去长葛烩面馆推销,人家不要;去郑州跑了好多面馆,人家同样不要。理由很简单:人工和面,口感好。因为发明烩面机,王朝民欠了很多债,机器出来了却没人要,他倍感无助。“我对妻子说,要不我们开家店吧。妻子说‘卖啥’,我说‘面坯’。她追问‘啥面坯’?我说‘烩面坯’。”王朝民说,“烩面坯”这个概念就是这样产生的。


烩面馆不要,自己卖。

2001320日,王朝民卖掉搞机械加工时使用的车床,在长葛市区益民街开了一家卖烩面坯的小店。刚开始卖不掉。后来,王朝民骑着自行车到菜市场、集市上宣传,现场拉面,逐渐获得了大家的认可。从当年7月上旬开始生意越来越好,到当年8月,王朝民一天能销售10多袋面粉的烩面坯。


胡书玲

有一天,禹州人席女士来长葛找项目,看到烩面坯在长葛卖得很好,就想买一台。于是,她多方打听找到王朝民,并花1.8万元买了一台烩面机。正是第一台烩面机的卖出,让王朝民重新燃起了信心。很快,他又卖掉了两台。有了钱,他在省会一家媒体做了广告,生意越来越好,烩面机开始销往全国各地。

传统面食设备获数十项专利,能做出上百种面食。

烩面机火了,做烩面坯成为一个新产业

为了更好地发展,王朝民成立了公司,不再卖烩面坯,专职制造烩面机。他不断地改进、完善,机器越来越智能,功能越来越多。


王朝民很快还清了债务,也挣到了钱,但他搞发明的脚步并没有停止。俗话说:“烙馍好吃馍难烙。”烙馍是中原人常见、常吃的主食,一般要用专门的鏊子制作。烙馍翻鏊子时,烧鏊子的底火大小必须合适,翻馍的时间必须准确把握。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,费工费时,许多年轻人丢掉了这项代代相传的厨房技能。



YPX-300型自动烙馍机

面对这一市场,王朝民研究出了烙馍机,投放市场后同样很受欢迎。“这台烙馍机每小时能生产6001200张烙馍!”王朝民指着一台一人多高的机器说,和传统的手工相比,烙馍机具有生产效率高、自动化程度高两大特点。将和好的面团投放到面斗里分切成大小一致的小面团,再投放到成形装置上进行熟化。

如今,王朝民发明的传统面食设备可以制作板面、拉条、白吉馍、烧饼、荷叶馍等上百个品种。“无非就是换一下我们自行研发的道具!”王朝民说,这么多年他获得了30多项国家专利,仅发明专利就有7项。王朝民因为爱发明,被央视《我爱发明》栏目多次报道。


创业不可急于求成,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


如今,全民创业浪潮来临,草根创业迎来了时代机遇。但由于知识、能力、资源不足,草根创业想取得成功是非常困难的事,挫折和失败再正常不过。


“现在,很多年轻人创业所走的路和我当年走过的路其实没什么两样!”王朝民说,创业一定要摆正心态。自己这么多年走过来,创新意识十分强烈,创业信念十分坚定,善于在创业中不断总结。“有失败,但我从不言败!”王朝民认为,社会是个大学堂,创业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、教训,或许前999次都是失败的,第1000次就成功了。


“我在创业的过程中,围绕机制面坯的生产工艺、标准,总结了厚厚一本书。面对不同客户,我生产出了适合饭店、个体户、大型食品企业的生产设备。”王朝民说,自己下一步准备与大型企业进行对接,在传统面食设备研发方面继续前进。

(本文编辑:赵鑫睿来源:许昌晨报)

网友热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