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工发明出来烩面机
来源:许昌市科技富民工程网
胡书玲是长葛市的一位农家妇女,几年前离开农村来到市里一家烩面馆打工。一天,拉烩面的师傅抱怨说:“干这活儿太辛苦了,一大早就起来忙,又是和面,又是揉面,要是有一台做烩面的机器多好,直接就可以做了,再多的人来吃也不怕。”
说者无意,听者有心。
烩面是河南人喜爱的传统食品,但是从来没有人想到把烩面加工成半成品来销售,一个潜在的市场让胡书玲看到了其间蕴藏的商机。于是,这位曾在乡镇企业干过活儿,有一些机械知识的农家妇女开始了烩面机的设计。设计烩面机,让胡书玲吃了不少苦,查资料,向专家请教,往往是深更半夜还不能休息。最终,她还是把这个烩面机设计成功了。看着自己设计制造的烩面机加工出来了烩面坯,她的心里说不上有多高兴。在朋友的指点下,她还为烩面机申请了国家专利。
当胡书玲怀揣着专利证书从北京回到长葛后,便在市里租了一间门面房,用烩面机来加工烩面坯卖。然而,无情的市场却向她泼了一盆冷水。
烩面坯做出来的头一天,胡书玲在门前摆放得整整齐齐的,吸引了好多人来参观。大家看一看,都觉得稀奇,问这是什么东西啊?她说这是烩面,好多人都不信。因为吃烩面没有人在家做,都是到饭馆里吃,好多人都说这是豆腐,看者多买者少。
看着门前的人来去匆匆,但就是没人买自己的烩面坯,胡书玲心急如焚,如何才能让顾客了解自己的产品呢?焦虑不安之中,她突然想到了一个最原始的办法:动员门前的大人、小孩都来拉烩面。通过现场一演示,大家都说这烩面坯挺劲道,比手工做的还好,方便、干净、卫生。
随着烩面坯销售量的不断扩大,胡书玲在当地工商局为自己的烩面坯注册了商标,取名为“一品兴”。她除了在农贸市场设立销售点外,还对饭馆、超市实行“随叫随到、送货上门”的服务以扩大销售渠道。“一品兴”烩面坯的名声越来越大,邻近市县的商贩也慕名而来要求供货。
外地商贩来批发烩面坯时,问胡书玲哪里可以买到烩面机。这又给了她一个启发:自己生产烩面机器。胡书玲和丈夫商量后,不仅顺利生产出了烩面机,还把技术传授给买烩面机器的人,把开发市场的经营策略也教给他们,买主很快就见到了效益。就这样,胡书玲也学一些大公司的做法,搞起了连锁经营。由于没有后顾之忧,前来洽谈加盟事宜的人络绎不绝。如今,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妇女已把她的连锁经营户发展到了1000多家。
点评:中国有句古话叫“隔行如隔山”。意思是说,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自己的专门知识,盲目涉足一个陌生的行业是很危险的。这就提醒创业者,一个创业机会到来时,必须正视创业项目中的专业技术和管理问题,及早地做好准备。胡书玲卖烩面坯,首先,是她看到了河南人爱吃烩面的市场潜力;其次,是她知道做烩面坯不需要太多的条件,只要在加工上改进一下就能做出来。这就是她成功的关键所在。